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跟许多的朋友交谈的经验里面,往往大家对于佛教的印象就是看破与放下。更极端的看法是,当一个人在世间碰到了没有办法克服的困难,就选择抛弃所有的一切,出家去了,这个叫作遁入空门。这个遁入空门的人,往往也都是号称自己看破了一切,所以就不再管这些世间的事情。那近年来,由于大家对于佛法知见的提升,大家也知道像那样逃避的方式并不是佛教的精神;实际上,佛教是非常的积极,并且不会逃避责任的。所以,今天有必要谈一谈:看破跟放下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解脱?
首先,什么是看破,什么是放下。
当提到看破,往往说,叫我们不要被我们眼前所接触到的这些境界所迷惑。比方,当我们看到摆在眼前的钱财,我们会觉得,它是一个真实的东西,我们要去拥有,所以我们就挖空心思去追求它。看破的意思就是,告诉大家这些钱财是身外之物,它是无常的,并且你获得了钱财之后,也不保证你就一定能够安安稳稳地、快快乐乐地过日子;所以,眼前的这些东西,并不是如我们想像的真实的情景,值得我们这样去追求。更进一步地,如果我们从所谓的无常的道理来看的话,我们会发现,世间有哪一件的事情能够永恒地存在呢?细细地思惟之后,会发现没有哪一件事情可以永恒地存在。那既然不是可以永恒地存在,不管是怎么样的牢牢地抓在手心里,终究有一天也得要无常败坏;所以,眼前的这些境界,我们身心所感受到的这些境界,都是无常,会变迁,会终究坏灭,所以,没有一样是真实的,就如同是变幻出来的场景一样,只是暂时地在我们的眼前,暂时示现成‘有’的这个实在的状况,但其实它是无常的,是会坏灭的。如果我们能够体会这样的无常坏灭的状况的话,我们就不应该对眼前的境界执以为实,因此叫我们要看破的是现象的幻景。
那放下又是放下什么呢?在我们看破的现象幻景之后,对于由这些现前的境界所引生的,关于名利、物欲的种种的追逐的烦恼;由于这些名利而来的贪得无厌,希望我们能够放下。
所以,看破跟放下,是从无常、不能恒常存在的观点,希望大家不要太执著于眼前的这些境界,不要作眼前境界的奴才,才能够自由自在,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关于看破与放下的观点。。
我们刚才举的例子,看破,是从世间万物现象界无常来举例。从这个层面来讲,跟老庄的境界又有何不一样呢?我们以庄子的《逍遥游》来看。逍,就是在时间中自由移动。遥,是在空间中能够自由移动。庄子的《逍遥游》,其实是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够在时空中逍遥自在地自由移动、自由旅行。这个旅行的状况,如果我们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自在地在里面移动的话,跟我们从刚才讲的不受环境的限制、不作环境的奴才,而能够在环境中能够洒脱自在,其实是非常非常相似的。像这类型的所谓在时空环境中能够维持自由自在洒脱的心,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解脱呢?我们从几个方向来看。
从解脱道,要怎么样判断这件事情。解脱道的精神,是要让大家认清楚烦恼的根源,知道如何真正地能够降伏烦恼,乃至于究竟地解脱烦恼;解脱道判断的准则有两个,一个是以断我见我执为核心的四圣谛的法义,第二个准则是用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两个准则来判断。
以断我见、我执为核心的四圣谛这个准则来看:不受无常环境的影响而能够在环境中心得自由自在,有没有符合断我见、我执呢?这里面是大有疑问的。因为所谓的心得自由自在,当一个人在我见跟我执具足的时候,他表现出来的表相,仍然可以表现出一派的洒脱自在。这个关键就在于 我见我执 到底是什么含意。
如果我们尝试用三法印来作判断的话,那我们就要问问看:所表现出来的洒脱跟自在,有没有符合诸行无常的原则?有没有符合诸法无我的原则?有没有符合涅槃寂静的原则?前后两个原则如果先暂时放下,光用诸法无我这件事情来作准则看的话,在环境中洒脱自在,这个“我”到底在还是不在呢?真正的无我,是彻底地否定一切我们在世间生活所能够体会到、所运用到的一切的妄心的状况,那些状况都应该是划归在“我”的范畴里面;所以,哪怕是我们表现得洒脱自在,可是在洒脱自在、自由自在之中,其实这个“我”还是活灵活现的在里面装神弄鬼。表相上看起来的洒脱自在并不等于真正的解脱。要看他解脱与否,还是要看我见跟我执到底断了多少。因此,我见跟我执的内涵仍然需要弄清楚。
更进一步说,它跟佛菩提道到底有没有任何相符的地方呢?看破与放下,是不是就代表著真正的解脱呢?
首先,来回顾一下佛菩提道所蕴含的教义。佛菩提道的根本就在于“菩提”这两个字,菩提谈的就是《心经》上面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很显然地,因为祂具备了这些特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过的任何一种的心识状况,其实都不是真正的清净本心。有人说有不同的意识的名称,包含细的意识、极细的意识、微细的意识,但是不管是多么细的意识,意识的本质就是意识;那意识的本质就是在我们面对境界所予以分别,而这个绝对不符合我们所谈的菩提这两个字。所以,佛菩提道很重要的就是要符合菩提这两个字。
我们现在来看看:看破与放下,到底有没有符合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呢?如果纯粹以所表现出来的洒脱跟自在来看,当一个人对周围的环境能够觉察周围的环境是这么样地无所限制,以至于他的心可以感受到自由自在的时候,请问大家:这个心有没有觉察环境呢?这个心当然是有觉察环境的,如果不能够觉察环境的话,怎么说得出这个心是在环境中自由自在、无所限制呢?所以,既然这个心是因为有觉察到环境才能说得出自由自在的话,这个心觉察分辨环境的能力是完全显现的,而这个分辨环境的能力就是我们谈的意识的基本功能。不管您说的是细意识、极细意识,乃至于最最最最微细的意识,只要祂是意识,祂必定是具有意识基本上分辨环境、分辨境界的能力。所以,以这样子标准来看的话,当我们所谓的在环境中感觉很洒脱、很自在、不受环境限制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心境其实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就是意识在呈现的。
这个意识是不是清净本心呢?当然不是啊!因为正如《心经》上面讲的,本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而我们的意识却会随著境界进行种种的分辨。所以在里面有没有生灭呢?有。有没有增减呢?有。只是我们自以为,只要不受眼前的这些环境的限制,不要追逐于名利,我们就会自以为这样的意识心是完全清净的意识心。其实不然,这个所谓的意识心于现在的世间法不染著的状况,这个里面的清净,是完全不同于我们讲清净本心的清净的。所以,如果我们用佛菩提道来判断的话,其实在看破与放下光是讲这样的概念的时候,其实它并没有办法符合所谓的菩提、真心的意义的。
佛菩提道的另外一个判断的准则是,要以亲证真如佛性为基础,然后我们地地的修行,地地的增上,开发本心的一切功能最后成佛。当我们只是停留在看破与放下,我们又如何去开发本心的一切的功能?我们又如何能够成佛呢?这也难怪就是说,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主张看破与放下的话,恐怕我们所能得到的,也不过就是在这一世里面,在世间法上看起来表相上的逍遥自在而已,根本跟成佛、离成佛还远的,非常非常远。
第三,佛菩提道是完全函盖解脱道的,如果您尝试著要用解脱道去判断眼前某位大师说的事情是不是符合解脱道,如果您得到的回覆是“我们所解释的、我们所仰赖的道理是大乘的,我们不是单用解脱道去看”的时候,这个时候您也应该有合理的怀疑,因为真正的佛菩提道是函盖了解脱道的。一个对于佛教教义有充分掌握的说法者,他必然也能够用解脱道的相应的道理来给您满意的答覆。
以上就简单的告诉大家,光是表相上的看破、放下、洒脱、自在,虽然在世间法上已经可以使我们过得不错,如果能做到这样也毕竟是世间法里面的贤圣,可是这个还不是佛教讲的真正的解脱。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首先,什么是看破,什么是放下。
当提到看破,往往说,叫我们不要被我们眼前所接触到的这些境界所迷惑。比方,当我们看到摆在眼前的钱财,我们会觉得,它是一个真实的东西,我们要去拥有,所以我们就挖空心思去追求它。看破的意思就是,告诉大家这些钱财是身外之物,它是无常的,并且你获得了钱财之后,也不保证你就一定能够安安稳稳地、快快乐乐地过日子;所以,眼前的这些东西,并不是如我们想像的真实的情景,值得我们这样去追求。更进一步地,如果我们从所谓的无常的道理来看的话,我们会发现,世间有哪一件的事情能够永恒地存在呢?细细地思惟之后,会发现没有哪一件事情可以永恒地存在。那既然不是可以永恒地存在,不管是怎么样的牢牢地抓在手心里,终究有一天也得要无常败坏;所以,眼前的这些境界,我们身心所感受到的这些境界,都是无常,会变迁,会终究坏灭,所以,没有一样是真实的,就如同是变幻出来的场景一样,只是暂时地在我们的眼前,暂时示现成‘有’的这个实在的状况,但其实它是无常的,是会坏灭的。如果我们能够体会这样的无常坏灭的状况的话,我们就不应该对眼前的境界执以为实,因此叫我们要看破的是现象的幻景。
那放下又是放下什么呢?在我们看破的现象幻景之后,对于由这些现前的境界所引生的,关于名利、物欲的种种的追逐的烦恼;由于这些名利而来的贪得无厌,希望我们能够放下。
所以,看破跟放下,是从无常、不能恒常存在的观点,希望大家不要太执著于眼前的这些境界,不要作眼前境界的奴才,才能够自由自在,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关于看破与放下的观点。。
我们刚才举的例子,看破,是从世间万物现象界无常来举例。从这个层面来讲,跟老庄的境界又有何不一样呢?我们以庄子的《逍遥游》来看。逍,就是在时间中自由移动。遥,是在空间中能够自由移动。庄子的《逍遥游》,其实是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够在时空中逍遥自在地自由移动、自由旅行。这个旅行的状况,如果我们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自在地在里面移动的话,跟我们从刚才讲的不受环境的限制、不作环境的奴才,而能够在环境中能够洒脱自在,其实是非常非常相似的。像这类型的所谓在时空环境中能够维持自由自在洒脱的心,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解脱呢?我们从几个方向来看。
从解脱道,要怎么样判断这件事情。解脱道的精神,是要让大家认清楚烦恼的根源,知道如何真正地能够降伏烦恼,乃至于究竟地解脱烦恼;解脱道判断的准则有两个,一个是以断我见我执为核心的四圣谛的法义,第二个准则是用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两个准则来判断。
以断我见、我执为核心的四圣谛这个准则来看:不受无常环境的影响而能够在环境中心得自由自在,有没有符合断我见、我执呢?这里面是大有疑问的。因为所谓的心得自由自在,当一个人在我见跟我执具足的时候,他表现出来的表相,仍然可以表现出一派的洒脱自在。这个关键就在于 我见我执 到底是什么含意。
如果我们尝试用三法印来作判断的话,那我们就要问问看:所表现出来的洒脱跟自在,有没有符合诸行无常的原则?有没有符合诸法无我的原则?有没有符合涅槃寂静的原则?前后两个原则如果先暂时放下,光用诸法无我这件事情来作准则看的话,在环境中洒脱自在,这个“我”到底在还是不在呢?真正的无我,是彻底地否定一切我们在世间生活所能够体会到、所运用到的一切的妄心的状况,那些状况都应该是划归在“我”的范畴里面;所以,哪怕是我们表现得洒脱自在,可是在洒脱自在、自由自在之中,其实这个“我”还是活灵活现的在里面装神弄鬼。表相上看起来的洒脱自在并不等于真正的解脱。要看他解脱与否,还是要看我见跟我执到底断了多少。因此,我见跟我执的内涵仍然需要弄清楚。
更进一步说,它跟佛菩提道到底有没有任何相符的地方呢?看破与放下,是不是就代表著真正的解脱呢?
首先,来回顾一下佛菩提道所蕴含的教义。佛菩提道的根本就在于“菩提”这两个字,菩提谈的就是《心经》上面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很显然地,因为祂具备了这些特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过的任何一种的心识状况,其实都不是真正的清净本心。有人说有不同的意识的名称,包含细的意识、极细的意识、微细的意识,但是不管是多么细的意识,意识的本质就是意识;那意识的本质就是在我们面对境界所予以分别,而这个绝对不符合我们所谈的菩提这两个字。所以,佛菩提道很重要的就是要符合菩提这两个字。
我们现在来看看:看破与放下,到底有没有符合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呢?如果纯粹以所表现出来的洒脱跟自在来看,当一个人对周围的环境能够觉察周围的环境是这么样地无所限制,以至于他的心可以感受到自由自在的时候,请问大家:这个心有没有觉察环境呢?这个心当然是有觉察环境的,如果不能够觉察环境的话,怎么说得出这个心是在环境中自由自在、无所限制呢?所以,既然这个心是因为有觉察到环境才能说得出自由自在的话,这个心觉察分辨环境的能力是完全显现的,而这个分辨环境的能力就是我们谈的意识的基本功能。不管您说的是细意识、极细意识,乃至于最最最最微细的意识,只要祂是意识,祂必定是具有意识基本上分辨环境、分辨境界的能力。所以,以这样子标准来看的话,当我们所谓的在环境中感觉很洒脱、很自在、不受环境限制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心境其实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就是意识在呈现的。
这个意识是不是清净本心呢?当然不是啊!因为正如《心经》上面讲的,本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而我们的意识却会随著境界进行种种的分辨。所以在里面有没有生灭呢?有。有没有增减呢?有。只是我们自以为,只要不受眼前的这些环境的限制,不要追逐于名利,我们就会自以为这样的意识心是完全清净的意识心。其实不然,这个所谓的意识心于现在的世间法不染著的状况,这个里面的清净,是完全不同于我们讲清净本心的清净的。所以,如果我们用佛菩提道来判断的话,其实在看破与放下光是讲这样的概念的时候,其实它并没有办法符合所谓的菩提、真心的意义的。
佛菩提道的另外一个判断的准则是,要以亲证真如佛性为基础,然后我们地地的修行,地地的增上,开发本心的一切功能最后成佛。当我们只是停留在看破与放下,我们又如何去开发本心的一切的功能?我们又如何能够成佛呢?这也难怪就是说,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主张看破与放下的话,恐怕我们所能得到的,也不过就是在这一世里面,在世间法上看起来表相上的逍遥自在而已,根本跟成佛、离成佛还远的,非常非常远。
第三,佛菩提道是完全函盖解脱道的,如果您尝试著要用解脱道去判断眼前某位大师说的事情是不是符合解脱道,如果您得到的回覆是“我们所解释的、我们所仰赖的道理是大乘的,我们不是单用解脱道去看”的时候,这个时候您也应该有合理的怀疑,因为真正的佛菩提道是函盖了解脱道的。一个对于佛教教义有充分掌握的说法者,他必然也能够用解脱道的相应的道理来给您满意的答覆。
以上就简单的告诉大家,光是表相上的看破、放下、洒脱、自在,虽然在世间法上已经可以使我们过得不错,如果能做到这样也毕竟是世间法里面的贤圣,可是这个还不是佛教讲的真正的解脱。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