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在学术上,形而上学既可以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也可以看做物理的一个延伸,也可以看做不同于哲学和物理的新学科。分类的标准常常出于主观的判断,比如哲学专业和物理专业的人可能会倾向于把形而上学拉到自己这边来。
在日常生活中,比如一件衣服,象蓝又象绿,是中间色,但有人会说更绿,有人认为更蓝。对颜色的判断有眼睛生理结构的区别,还有人潜意识的作用,比如某个人的梦中情人经常穿某种色调的衣服,他对这种颜色会特别敏感。
感觉不同,造成判断的不同,于是人们就争起来了。人们其实争的是分类和名称,虽然人们眼前的东西是同一个东西,但这个东西在不同人的眼里和心里有不同的感觉和意义。
再举个移民的例子。我们在移民之前会希望移民标准低,审批速度快,移民之后会认为政府滥发移民签证,造成社会上低素质的人越来越多,影响了加拿大的社会安定。这种现象叫做“挤公共汽车现象”,人们所处的位置或立场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判断就会不一样,原因是人的私利心造成了判断的选择性。
所有道理说出来,感觉都很容易理解,但要一个人观察到自己的判断是否受自己私心的影响,却非常非常难,因为私心在潜意识里面,潜意识是人们没有感觉的,所以叫做“潜意识”。
颜色和移民的例子比较好解释和理解,要说清宗教就很难了,但本质上还是一样的。
我前面说过修炼者的思维是一元化思维,就是他们的思维是连续的,没有标注名称的。因为悟道者“无我”,也就是说没有私心,所以他们没有普通人熟悉的那些判断。当然悟道的程度不同,行道的程度不同,他们表现出来也不同,所以我们也不能对某个悟道者的一时一事做简单的判断,更何况我们自己的偏差更大。
说到最后,好像还没说清楚为什么知识和智慧没有区别,因为知识和智慧不是东西,不是事情,但知识和智慧是建立在对东西和事情的判断上的,底层的判断都有问题,就更何况在上面架构出来的知识和智慧呢?另外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论坛上的争论,常常争的不是题目本身,而是自我标榜,甚至人身攻击,用一些空泛的判断句来打压别人,这就是私心的表现。争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要凸显“我”的优越感。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在日常生活中,比如一件衣服,象蓝又象绿,是中间色,但有人会说更绿,有人认为更蓝。对颜色的判断有眼睛生理结构的区别,还有人潜意识的作用,比如某个人的梦中情人经常穿某种色调的衣服,他对这种颜色会特别敏感。
感觉不同,造成判断的不同,于是人们就争起来了。人们其实争的是分类和名称,虽然人们眼前的东西是同一个东西,但这个东西在不同人的眼里和心里有不同的感觉和意义。
再举个移民的例子。我们在移民之前会希望移民标准低,审批速度快,移民之后会认为政府滥发移民签证,造成社会上低素质的人越来越多,影响了加拿大的社会安定。这种现象叫做“挤公共汽车现象”,人们所处的位置或立场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判断就会不一样,原因是人的私利心造成了判断的选择性。
所有道理说出来,感觉都很容易理解,但要一个人观察到自己的判断是否受自己私心的影响,却非常非常难,因为私心在潜意识里面,潜意识是人们没有感觉的,所以叫做“潜意识”。
颜色和移民的例子比较好解释和理解,要说清宗教就很难了,但本质上还是一样的。
我前面说过修炼者的思维是一元化思维,就是他们的思维是连续的,没有标注名称的。因为悟道者“无我”,也就是说没有私心,所以他们没有普通人熟悉的那些判断。当然悟道的程度不同,行道的程度不同,他们表现出来也不同,所以我们也不能对某个悟道者的一时一事做简单的判断,更何况我们自己的偏差更大。
说到最后,好像还没说清楚为什么知识和智慧没有区别,因为知识和智慧不是东西,不是事情,但知识和智慧是建立在对东西和事情的判断上的,底层的判断都有问题,就更何况在上面架构出来的知识和智慧呢?另外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论坛上的争论,常常争的不是题目本身,而是自我标榜,甚至人身攻击,用一些空泛的判断句来打压别人,这就是私心的表现。争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要凸显“我”的优越感。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