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无论是在欧美还是在日本,

初期的资本主义被理解为是一个“为社会做好事的系统”。其推进者们力求通过经济活动来实现社会正义,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社会伦理观,所以资本主义经济才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曾经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原动力的伦理观,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反而逐渐淡漠。不知从何时起,许多企业的经营目的和经营者的人生目标逐渐堕落到“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的利己主义。制约人内心的伦理规范的丧失,导致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趋向堕落。

尤其是日本,因为缺乏像欧美各国那样的基督教的社会背景,二战以后,人们一味追求经济上的富裕,而对道德、伦理以及社会正义的重视程度急剧下降。人们虽然获得了经济上的富裕,但是社会却偏离了资本主义的本意,陷入颓废。

资本主义的本意决不是只要为了赚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只有具备了严格的精神规范,资本主义才有可能正常地发挥它的功能。

特别是经济界,作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经营者本身,必须重新认识支撑资本主义发展的伦理道德这一层面的重要性,确立在任何人看来都普遍正确的经营哲学,并以此严格自律。” - 节摘自《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
Report